濟南人有福,這個福利延續了3600多年
發布日期:2019-04-24 00:00 來源:http://www.mallorisymone.com 點擊:
濟南素以泉水眾多、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,在國內外城市中罕見,是舉世無雙的天然巖溶泉水博物館。眾多的泉水散布于市區各處,千姿百態,有的水涌若輪,有的如銀花玉蕊,有的似繁星點點,有的若串串珍珠,那泉聲空靈幽遠,讓人不禁感嘆造化神奇。
濟南的泉水和古城長期和諧共存,清冽甘美的泉水賦予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,形成了濟南獨有的人文和自然風景。盛水時節,在泉涌密集區,呈現出“清泉石上流”的江南水鄉風光。濟南的泉水不僅好看而且好喝,而這一喝就是幾千年。這話可不是信口而出,我們可是有考古發掘的實證的!
從天地壇街遺址發現的龍山文化時期灰坑算起,濟南古城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。在高都司巷、舊軍門巷、按察司街等遺址的發掘中,都發現了各時期的水井。不同時期的濟南先民大都選擇近似的位置打井,在有限的地域內密集分布著如此眾多的水井,說明這一地區自古便是一個水源旺盛的地方,也說明當時城區的人口之密集。
泉城路北側的高都司巷遺址,是老城區內第一次大面積、正式的考古發掘,面積達3000平方米,發現一大批上自春秋戰國、下至明清時期的文物,其中完整的或可復原的達上百件。還發現水井43口,證明自戰國時期,先民生活中就已開始充分利用泉水了。雖然我們考古發掘出的古井有土井、陶壁井、磚砌井、石砌井等各種形式,但這些水井的形狀全都是圓形,皆采用直接下挖的方法鑿成,個別有用陶、磚或石頭砌筑的井圈。水井之間大部分相距兩三米,有的相距不到一米,分布非常密集。另外,從井的深度看,戰國水井一般深兩到三米,井下便是含水的生土層(未被人類擾動過的土層),可見那時先民們喝的是真真正正的泉水。而明清等晚期的水井大部分沒有打到生土層,說明濟南的水位是隨著地層的堆積、年代的推移而不斷升高的。這對于認識和探究濟南泉水的內在結構變化提供了新的視角和依據。
值得一提的是高都司巷遺址出土的3個戰國時期的陶井圈。這是一口非常環保的水井,是用一個個陶井圈圈筑起來的。陶井圈可以將水和泥土隔離,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過濾的作用,有效地隔離了水中的雜質和灰塵,確保了飲用水的水質清潔。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在用非常高明的手段來講環保了。為了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先民智慧,我們在濟南考古館內將其中一口戰國陶壁井修復并展示出來,讓觀眾切身感受古人因地制宜、利用自然資源的先進理念,感受濟南先民利用泉水的悠久歷史。
因為喜好喝泉水,老濟南送水的水夫也就特多,濟南話管這行叫“賣泉水的”,儼然跟其他城市的水夫行當區分開了。送水的工具很簡單,手推車兩邊各置一個大木桶,再配上一條扁擔、兩個水桶,就是全套家伙什了。
在老濟南,許多人吃水是生活,一些人吃水是工作,即靠“吃”水維持生活,這便是老濟南的賣水夫。那時,城廂城關一帶臨泉靠河的人家,是自己挑水吃,而城里更多的人家和店家,則要靠水夫供水,買水吃了。那時,水賣得便宜,兩分錢一擔,而五分錢,可買三擔。水夫們手里都備有一些竹片制作的水牌子,沿街向各戶居民兜售。如果一次買上一把,夠吃一個月的,還可優惠,種種情景,足見當時的水夫們糊口之艱辛。
叫賣時是這樣吆喝的:“冰涼的泉水來啦!”有了買主,便挑著一挑泉水送去,一挑兩桶。每挑一個籌碼,湊成整數時一并結算。也有包月的,一月結算一次?;蛟S,最早的水票就起源自濟南呢。
濟南城內泉井較多,可以取水的地方自然也就多了,挑水經行的街巷就有了一個新名字——水胡同。清代管世銘在《城南諸泉記》里提道:“余適濟南,僑寓于南門之締觀里。舍東即古鑒泉,居人炊濯資于是。瓶綆絡繹,道至沮洳不可行,以其近于市也?!边@段話記錄了當時打水的情況,打水人弄得滿地都是水,難怪叫水胡同了。清代光緒年間,濟南名為“水胡同”的巷子就至少有十二條。
到了近代,濟南開埠、城市擴大,新發展帶來了新問題——商埠區沒水啊。1914年出版的《濟南指南》中寫道:“至其(商埠)地勢,通為平岡,而少源泉,每遇亢旱,涓滴非易?!?/span>
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,仍是“地勢高而鑿井難,運水感覺困難,不但攸關市民飲水,及消防方面堪為可慮”。從城區往商埠去路途較遠,不能及時送水,只能修建蓄水池蓄水。
沒有新鮮的泉水喝,商埠人民過得苦哇。于是,1934年“濟南市自來水籌備委員會”正式成立,當時的市長聞承烈親任會長。自來水籌委會最初在市政府內辦公,后來搬到了趵突泉呂祖殿。為啥要將辦公場所設在呂祖殿呢?因為咱濟南最初的自來水水源地就是趵突泉。
1936年10月趵突泉水廠竣工,12月開始供水,日供水能力2.2萬噸,全市用水戶約計1700戶,另有40多處公用水站零售自來水。從此,自來水走進濟南人的生活,時人也以飲用自來水為風尚。用趵突泉水做自來水,現在想來真是極奢侈的事。
水源是趵突泉,喝自來水也就是喝泉水,但還是與直接飲用泉水有些差別。自來水的生產工藝主要是加氯,用氯氣為自來水消毒是水處理技術上的一項重要進步,美國人說它是“公共衛生史上對飲水安全做出最大貢獻的單項措施”。但就濟南而言,這種處理顯然破壞了優質飲用水的水質。
1941年以后,自來水廠陸續在趵突泉泉池中增鑿了3眼采水井。自此,打在趵突泉泉脈上的采水井已有5眼,一個趵突泉“滋潤”了整個濟南城。
然而為了保證工業生產與生活用水的需要,不久之后濟南開始實行“采外補內”的措施,逐漸轉移開采中心。1981年,在東、西兩郊開辟新水源,同時陸續關閉市區大部分水源。1988年12月,黃河水廠、南郊水廠相繼建成投產。有了黃河水和水庫水的補給,濟南地下泉水才從岌岌可危中解脫出來。自此以后,大部分的濟南人遠離了泉水的滋潤,自來水管里流淌的是鵲山水庫引來的黃河水,抑或臥虎山、錦繡川、狼貓山等水庫中的水庫水。
喝了幾千年的泉水突然斷頓了,濟南人總感覺少了什么,于是誕生了一項新的健身活動——去黑虎泉打水。
這種生活方式也成了濟南一景,不管是在路上還是在公交車上,總能遇見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拎著大桶小桶,里面裝滿了泉水。甚至有的人不遠數十公里去打泉水,樂此不疲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傳統的飲水方式正在逐步的發生變化,以往走街串巷的水夫逐漸沒了蹤影;去泉水邊打水也存在諸多不便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捷、放心的桶裝水和瓶裝水。運送方式變了,泉水的品質可是一點沒變。
成立于1993年的山東普利思飲用水股份有限公司,坐落于美麗的泉城濟南,依托富含偏硅酸的優質地下水資源,26年來專業、專注于健康飲用水產業, 產品線涵蓋天然礦泉水、天然泉水、純凈水三大品類九種規格,可滿足家庭、商務、辦公的多元化需求。
普利思天然礦泉水取自泉城地下381米深處,源自白泉水系。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天然礦泉水鑒定證書,屬于偏硅酸型天然礦泉水,偏硅酸的含量可達57.8-76mg/L,遠遠高于國家天然礦泉水標準中對偏硅酸界限指標要求。
普利思天然泉水取自泉城地下582米深處,歷經多重地下巖層自然溶濾,天然無菌無污染,水質甘冽,口感綿甜,是濟南泉水的典型代表。鈣、鎂、鈉、鉀、鍶、偏硅酸等天然礦物質元素含量豐富,可有效補給人體日常各種所需礦物質元素,長期飲用可消除體內垃圾,有益健康,激發身體自然活力。
從三千多年前鑿井取水到近代水夫走街串巷賣水,再到現代便捷的桶裝水入戶,歷史的變遷,似是輪回,更是新生。普利思將繼續秉承“質量立業,質量興業,質量創業”的經營理念,將地道的濟南泉水送進千家萬戶。